丰田不甘心放弃氢燃料电池汽车,欲借助中国市场大力推广
深耕燃料电池汽车(FCV)30年丰田公司将来能否靠氢能源汽车改写新能源汽车的板图引人关注。近年来,丰田不断加大与中国公司的合作力度,希望借力中国行业的发展,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
电动汽车市场风云变幻。日本业内人士指出,电动汽车尽管在减排等方面相较于燃油车存有极大优点,但原料紧缺难以支撑大量动力电池的供应需求;与此同时,将来大量锂电池的废弃与处理对环境而言依旧是一个问题。从长远来看,以氢为能源来源的燃料电池汽车或将成为将来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
丰田公司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始终认为行驶中不排放二氧化碳、不会有电池废弃处理问题的FCV应该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目标。1992年丰田即着手研发燃料电池。2002年12月丰田燃料电池汽车在日本和美国限定销售,迈出了产品化的第一步。
2014年12月,丰田发布第一代氢燃料电池车型“将来”,被业内称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现商业化的FCV车型。第一代“将来”保持着较为稳定销量。因为丰田将“氢燃料电池系统”设计为能够普遍应对商用车、船只、产业用发电等方面的通用系统,已有各行各业为了尽快实现碳达标考虑选用这一系统。不仅是轿车、卡车等商用车制造商,也有船只及铁路等交通设备厂商,甚至工厂和店铺也在决定引入这一系统用于能源提供。
长期积累使丰田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独具优点,但影响氢能源车辆成败的因素过多,远比当初丰田靠技术水平雄霸混合动力车市场的情况复杂。虽然目前日本在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多途径探寻氢能生产及储运、打造氢能供应链、积极拓宽氢能运用情景等方面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来看日本仍面临新能源领域投资不足、氢能源车辆成本太高、加氢站等基础建设进展缓慢、网点分布缺乏便捷性、氢能源价格依然偏高等难关,这些都限制了FCV在日本的普及。

为了吸取在混合动力技术上曲高和寡以及最后其他厂商弯道超越转为纯电动市场的教训,丰田在FCV方面决定实施开放战略。2015年1月丰田就已宣布将与世界共享FCV技术,相关FCV的5600多种专利将对外开放。丰田希望借此推动更多汽车厂商共同参与,一起做大FCV市场。
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包含宏观综合、财税优惠、科技创新、行业重点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体系,五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圈也已获准建设。为了尽快培养燃料电池车市场,丰田不断加大与中国公司的合作力度,试图通过在中国市场的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推动FCV事业的发展。
2020年8月,丰田与亿华通、一汽股份、东风公司、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共同创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FCRD)。去年6月丰田又与亿华通合资创立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FCTS)。前者偏重于技术研发,后者则侧重产品的生产与市场推广。
今后丰田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将继续大幅提高,预估到2025年丰田FCV成本有望在第二代“将来”的基础上减少一半,与电动乘用车成本非常。在氢能源提供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FCV的销量会大幅上升。此外,商用车、铁路、叉车等的动力源极有可能开始大规模转为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