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中国1月销量大跌31%,跌幅相当惊人
本田一直被戏称“买发动机送车”,但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下,这个金字招牌似乎不灵了。本田中国1月销量仅68890辆,同比暴跌31.8%,相比2024年同期的100960辆,跌幅相当惊人。
销量下滑的真正原因
1. 春节假期影响有限
有人认为销量下滑是因为春节假期,但整个汽车市场都在放假,为什么别的车企没跌这么惨? 根本问题还是产品竞争力不足。
2. 新能源冲击,智能化落后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达40.9%,比亚迪、长安、小鹏等品牌纷纷推出L2级智能驾驶功能,而本田的燃油车却连10万元以上的车型都没有全系标配自适应巡航,智能座舱更是惨不忍睹。
- 比亚迪海鸥(7万级)都有L2智驾,本田10多万的车连基础智能化功能都不全。
- 本田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中控屏还停留在“能听个收音机”的阶段。
3. 油耗、动力全面落败
本田的发动机曾经是燃油车时代的骄傲,但在新能源时代,油耗比不过、动力比不过,连价格都没优势。比亚迪、吉利、奇瑞的新能源车省油、省钱、动力强,价格还便宜,普通消费者自然选择更划算的产品。
4. 质量问题频发,口碑崩坏
如果说技术落后是市场嗅觉不敏锐,那么产品质量问题就是本田自己作死了。
- 本田CR-V生锈:2023年款CR-V不到两年座椅框架、底盘生锈,车主投诉不断。
- 喷油嘴堵塞:2021款CR-V喷油嘴经常堵塞,维修成本高,影响驾驶体验。
- 部件开裂、吃胎偏磨、漆面起泡:质量投诉越来越多,让曾经的“可靠性”形象大打折扣。
日系车的整体困境
本田的销量下滑,实际上是整个日系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困境。
- 丰田、日产同样遭遇电动化和智能化落后问题,市场份额不断被比亚迪、吉利等中国品牌蚕食。
- 2021-2023年,本田在华销量连续下滑(4.0%、12.07%、10.12%),如果不调整策略,真的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铃木。
新能源时代已经来临,本田如果再不觉醒,靠“买发动机送车”的老套路已经救不了销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