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购车经历:揭秘购车中的各种陷阱

在我们抵达拉斯维加斯的第二十天,终于买到了我们在美国的第一辆车——2019款起亚 Soul。

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进行了选车、看车和砍价,最终达成交易,但这一过程并不顺利。

起初,我们考虑的车型本田思域(Honda Civic)、飞度(Fit)或者现代伊兰特(Elantra)。

然而,在论坛上有人提到了2020款伊兰特,所以我们向经销商询价时,他们给出了2019款伊兰特16000美元的价格。这一价格看起来合适,于是我们在 TrueCar 网站上咨询了报价,随即收到了三家现代车的经销商的邮件。

接着,我们去了两家现代车行,却充分体验到了网上所说的各种销售套路。

第一家车行一直在拖延时间,和我们闲聊几句就找借口离开,换个人来接待我们,拖延了近三个小时。他们先是说全款购车需要21000多美元,然后又提出可以提供5年期的贷款,首付10000美元,每月300美元,但我们算了一下,利率竟然高达16%,总共要支付3万多美元的利息!显然,他们故意高开价格,可能觉得我们刚到美国,一无所知,想要大赚一笔。

从第一家车行出来后,我们匆忙赶往另一家,却发现他们给出的出门价也超过了19000美元。我告诉他们我们的预算是17000美元,经理却建议我们考虑购买二手车。我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套路,因为之前去起亚时,销售员也曾这样说。我想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推销二手车,另一方面是为了削弱我们的信心,让我们觉得我们的报价过低。尽管我丈夫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但我知道既然已经有人以16000美元购买了,那么还是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果不其然,即使我们离开了,他们第二天又联系了我们。于是,到了晚上9点,我们沮丧地回到了家。

尽管我们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但依然遇到了困难,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白费了心思。

在网上查到有起亚 Soul 的信息后,第二天接到了车行的电话,我们决定去看看。

然而,这家车行只有银色和黑色的2019款,而我想要的是白色。

由于昨天的教训,今天我们试车后直接问了最低价格,如果不合适就准备离开。我们被一位会说中文的中国销售员接待,因此沟通顺畅了许多。

他问我心理价位是多少,我说16000美元,他表示这个价格不可能。我犯了一个错误,先是抬高到16500美元,他说要去问经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这个价格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的丈夫一直催促我快点决定(用韩语),因为我们不能一直租车。后来换了一个人来谈,又问我们是否考虑购买二手车(又是套路)。他的英语口音很有趣,没有昨天现代车行的那种强硬感,我放松了一些,报了16800美元,但他还是表示不行。

“那我们只好走了,请你考虑以后再联系我。”我使用了“出门大法好”。

刚一上车,中国销售员就跟着跑出来,说经理可以接受17500美元。

我考虑了一下,说最多可以接受17000美元。他去问完后又回来问我,17300呢?

我说我可以接受17000美元,否则我就走了。

他又去问了一圈回来,说经理同意了,成交!

然后我们下车,签署了合同。

整个过程花了3个小时,比第一天顺利得多,总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当场用信用卡支付了300美元的押金,第二天去银行开了一张支票,然后取了车。

之后购买车险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最便宜的保险也要每月近300美元,而且是从一年开始计算的。

DMV 注册车牌费用为350美元,每月的油费大约是60美元。

终于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艰辛,难怪听说美国人都没有存款。

在购车之前,我们在网上看了很多购车攻略,看得眼睛都花了,但实际购车时仍然掉进了很多陷阱。

结合自己的购车经历,我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1.确定要购买的车型后,在网上获取经销商的出门价,然后再去车行,否则现场讨价还价就是浪费时间。

2.设定一个心理最高价,但向经销商报价时要更低一些,这样有利于协商。不要被他们吓到,觉得自己的报价太低,然后一直改变自己的报价。

3.直接问价格,如果不合适就立刻离开,给自己和车行一些时间考虑,车行一定还会联系你。

4.后来加入 Costco 会员后发现购车可以享受会员价,如果早点知道就好了。

5.不要让车行知道你急着买车,否则在讨价还价时会处于被动地位。车行会觉得你完全被他们掌控,不肯降价。

6.不要因为英语不够好而感到胆怯,毕竟你是顾客,他们需要从你身上赚钱,所以一定要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