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东风重组落定:中国汽车业迎来历史性变局

4月11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说明会上确认,长安与东风的战略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汽车业最大央企整合进入实质阶段。新集团年销量将超500万辆,跻身全球前五,被视为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一步。

互补型巨头,协同潜力巨大
长安与东风的业务高度互补。2024年,长安营收1597亿元,新能源销量73.5万辆,占比27.4%,智能化技术领先;东风则以商用车和合资品牌见长,营收1061亿元,自主品牌占比55%,固态电池和氢燃料技术突出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

市场布局上,长安深耕西南,海外销量占比20%;东风覆盖中部,2025年出口目标增长超60%。合并后,双方可整合17个海外工厂,构建更强大的出海网络。

政策驱动,技术突围
此次重组是央企改革与行业变革的双重结果。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双方于2025年2月宣布筹划重组,3月确认推进。重组采取“小总部+业务协同”模式,保留品牌独立,但整合研发、供应链等核心资源。

技术层面,国资委已启动500亿元规模的“中央汽车研究院”,主攻固态电池、车用大模型等关键技术。长安的智能驾驶系统与东风的V2X技术融合后,目标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全系标配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广阔,整合仍面临挑战。长安新能源品牌2024年亏损超55亿元,东风商用车收入下滑4.7%,如何平衡品牌独立性与资源协同是关键。此外,研发决策权收归中央,可能引发地方利益协调问题。

若成功整合,新集团可降低单车成本10%-15%,研发周期缩短6-8个月。行业预测,中国汽车业将实现“三重跃迁”:2027年诞生全球销量前三的自主品牌,2030年完成“车路云一体化”覆盖,2035年主导全球智能汽车标准。

正如朱华荣所说,这不仅是合并,更是“定义未来出行方式的东方革命”。这场万亿级重组,将深刻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